手足口病預防措施:
1、做好疫情報告,及時發現病人,積極采取預防措施,防止疾病蔓延擴散。
2、做好晨間檢查,發現疑似病人,及時隔離治療。
3、對被污染過的日常用品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,患兒糞便極其他排泄物可用3%漂白粉澄清液浸泡,衣物、被褥、玩具、毛巾等要在陽光下暴曬,保持室內通風換氣。
4、在傳染病流行時,應做好環境衛生、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。飯前便后要洗手,預防病從口入。
5、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,減少被感染的機會,還要注意幼兒的營養、休息,避免日光暴曬,防止過度疲勞,降低機體抵抗力。
6、中藥具有清涼解毒作用,如:板蘭根、大青葉、金銀花、貫眾等具有一定效果,可用水煎服。可將金銀花,茵陳,生薏仁,大青葉(即板藍根的葉子),甘草等放入水中,煮開后20分鐘倒出,當茶飲用,三五天即可,但體虛,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。對于口里長皰疹,有潰瘍,口氣臭的孩子,除了上述方子之外,還可用燈心花,藿香,生石膏,防風,淡竹葉煎水飲用,可清心火,對于食欲不振的孩子還可在燈心花方子里增加麥芽,以開胃。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,則可采用外洗法,用野菊花,紫草,地膚子,苦參等煮沸,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,以起到清熱,化濕,涼血的作用。
1.個人預防措施
(1)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,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,居室要經常通風,勤曬衣被;
(2)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就診。居家治療的兒童,不要接觸其他兒童,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,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;輕癥患兒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療、休息,以減少交叉感染;
(3)在接觸兒童前、替幼童更換尿布、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處理污物;
(4)嬰幼兒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;
(5)飯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,不要讓兒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觸患病兒童.
2.幼兒園及小學等機構的預防措施
(1)流行季節,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;
(2)每日對玩具、個人衛生用具、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;
(3)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(尤其清掃廁所)時,工作人員應戴手套。清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;
(4)消毒的必備品:碘酊、消毒棉球等。
3.中藥預防方劑
(1)金銀花6g,大青葉6g,綿茵陳15g,生苡仁10g,生甘草3g。水煎服,一日分兩次服用,連續5-7天。本方劑具有清熱解毒,健脾化濕之 功能,適用于易感人群預防。以上為3~6歲劑量,3歲以內嬰幼兒可減量服用,6歲以上者可加量服用。但體虛、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。
(2)對于口里長皰疹、有潰瘍、口氣臭的孩子,除了上述方子之外,還可用燈心花、藿香、生石膏、防風、淡竹葉煎水飲用,可清心火。對于食欲不振的孩子還可在燈心花方子里增加麥芽,以開胃。
(3)如果孩子手足出現皰疹,則可采用外洗法,用野菊花、紫草、地膚子、苦參等煮沸,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,以起到清熱、化濕、涼血的作用。